崇禎大明:從煤山開始第58章 夏鎮防線

寂寞劍客 / 著
 加書籤  滾屏 朗讀

“靖南伯。”崇祯目光看向黄得功。

记邮件找地址: dz@ZAYUBOOK.COM

黄得功当即拱手作揖应:“臣在。”

崇祯说:“由率十镇总兵驻守夏镇。”

说到这里,崇祯拿木竿指了舆图的夏镇。

?”黄得功难以置信,“十镇边军,镇守个小小的夏镇?”

周围的二十多镇总兵也是瞠目结,如果是镇守徐州,又或者是邳州城,用十镇守城也是足为奇,但用个小小的夏镇就简直让无语。

夏镇只是个小小的集镇,纵横恐怕也就百十步,驻得五万吗?

崇祯却叹了气,用十镇五万镇守个小小的夏镇也是没办法,因为明军的战斗实在是让敢恭维。

也就是黄得功的军队。

换成刘泽清和刘良佐的旧部,

是二十镇崇祯也是放心。

文说了,徐州防线是黄淮防线的重点,而夏镇防线则是重中之重,所以夏镇必须得守住,夏镇旦守住,黄淮防线直接就崩了。

那么崇祯的战略构想也就成为镜月。

所以崇祯惜堆头也守住夏镇防线。

“对,十镇马,就为了个小小的夏镇!”

卿到达夏镇之最首就是修建西洋铳台。”

个或者两个西洋铳台,也是十个或者二十个。”

“而是共五百多个西洋铳台,西洋铳台的样式朕等会再与分说。”

说到这,崇祯指了摆在旁边的模型,又:“五百多个西洋铳台以夏镇为中心,由而外呈圆形布置,相邻铳台的间隔以150步为宜。”

“因为这个距离正好在虎蹲或佛朗机程之。”

“圣。”黄得功忍住打断,“这么多西洋铳台应该如何布局?”

“噢对,朕忘了给夏镇防线图。”崇祯拍了脑门又对起潜,“伴伴,朕笔手绘的夏镇防线图舆呢?”

“在呢。”起潜赶将图舆奉

却是幅绘制在黄绫之的平面图。

黄得功和麾十镇总兵纷纷围

崇祯指着黄绫说:“靖南伯们看,舆图中心是夏镇,可修建座直径150步的六角星或者八角星铳台,形制就按照刚才的模型予以放即可,该铳台既驻军亦储粮,中心三河最好有个供泊的码头。”

“以夏镇为中心划个直径300步的圆,此圆为第重圆。”

“沿第重圆的圆周构筑9座西洋铳台,互相之间的间隔约为100步,可以通虎蹲及佛朗机互相行支援。”

“再以夏镇为中心划个直径600步的圆,此为第二重圆。”

“沿第二重圆的圆周再构筑15座西洋铳台,互相间隔约为120步,仍可以通虎蹲及佛朗机实现支援。”

“再以夏镇为中心划个直径900步的圆,此为第三重圆。”

“沿第三重圆的圆周再构筑21座西洋铳台,互相间隔约为128步,仍旧在虎蹲及佛朗机程之。”

“依此类推往外画圆,直画到第十二重圆。”

“第十二重圆直径为3600步,沿第十二重圆的圆周需构筑75座铳台,互相之间的间隔约为144步,仍在虎蹲及佛朗机程之。”

“到这里,小型铳台共504个,由而外共分为十二重圆。”

“也就是说,建想拿夏镇,则无论从哪个方向发起,都把外围十二重西洋铳台层层拔掉,而且必须拔光才行。”

“而且建任何个铳台时,面对当面铳台的,还需面对自左右两侧以及阵地纵铳台打弹。”

弹?”黄得功,“圣是说用器?”

“对,用器。”崇祯点头,“朕的设想是这样的,”

“五百多个小型铳台,每个铳台留哨(90马。”

说到这,崇祯又叹了气,如果器的能能够跟,或者明军的素质好些,其实个铳台留队(30就足够。

这样的话就能节省三分之二的兵

只可惜,眼是没办法减到这个程度。

顿了顿,崇祯又说:“分守铳台的这马,30铳手,30矛手,其余则为手,装备3门虎蹲或者佛郎机。”

黄得功扳着手指头算了,最终说:“圣矛没有问题,但是按您说的总共需15000多支铳以及1500多门虎蹲或佛朗机,这就没那么多,各式铳最多只能凑5000支,虎蹲最多150门,佛郎机门没有。”

到了明代,器的装备率相比以有了很提升。

比如戚帅的蓟镇兵,的装备率达到了40%。

步兵每个总(450)装备虎蹲或佛朗机6门。

骑兵就更夸张,个营(2200)就敢装备60门虎蹲

关宁军等边镇的器装备率原本也,但随着朝廷财政用度张,易于损毁的器因为及补充,比率就开始逐渐降。

比如说刘泽清、刘良佐还有杰等边镇,虎蹲、佛朗机等重型器丧失殆也是所剩无几,基本沦为了摆设。

黄得功能凑5000支外加150门虎蹲错了。

崇祯对此早有准备,然打造什么黄淮防线?躺平得了。

崇祯说:“这个用着急,朕已经诏令阁将督造虎蹲、佛朗机铳及药当成第军国务,同时把江南、闽赣以及两广所有卫所军、师的各式铳、虎蹲以及佛朗机徐州,数量应该够,就是时间可能会久点。”

顿了顿又说:“但是好在建会那么就南徐州,所以卿率领十镇边军到达夏镇之,只管先把504个小铳台以及夏镇的铳台修建起。”

黄得功点点头,又:“圣,这个铳台到底是个什么样式?”

崇祯示意起潜和卢九德把那个铳台模型拆开,展示剖面。

“黄卿和诸位请看。”崇祯指着拆开的模型说,“这是小型铳台,呈六角星形,外圆的直径为30步(48米)。”

“铳台的部平台即为地平线,夯实即可。”

“铳台外围挖掘壕,壕5尺(1.6米),宽度则为30步(48米)。”

“壕呈环形环绕铳台,但是各个铳台的壕之间需打通,既可以用撤走方铳台的驻军,也可以用作为方铳台的界面。”

“铳台外围以密的栅栏加固,木栅栏总1丈,部平台5尺,铳手正好可以将铳架在栅栏之。”

“虎蹲亦可以对外。”

【虎蹲属于平,但是弹有较弧度】

“铳台半部的木栅栏可以拆卸,旦局利必须弃守时,该铳台的守军即可以拆木栅栏充当橹盾,同时也可以使该铳台的部平台方铳台的,建占了铳台也难以立足。”

“木料半部分可以用护墙替代。”

“但是半部分必须得使用可拆卸的木栅栏。”

“铳台部挖有地堡,可以驻兵、储存弹药以及少量的粮。”

“从壕中挖的泥土堆砌于,夯实成为低矮的护坡,其与铳台木栅栏的度平齐,或略低于木栅栏。”

崇祯的解说暂时告段落。

黄得功麾总兵田雄问:“圣,但凡修筑塞,皆以度超平地为宜,而且是越越好,这样才能居有利于杀敌,可为何这个铳台的度却与地面平齐?如此岂是丧失掉居的形胜优?”

崇祯叹了气,无奈说:“因为建。”

“圣说的对。”黄得功,“自从孔有德、耿仲明以及尚可喜叛投建,建拥有了,宁远、锦州等坚城尚且还承受等仓促间修建的铳台只怕是都扛住,只能藏于地面之方可保全。”

“就是这个理。”崇祯说,“世间难有两全之法,为了躲避建,就只能牺牲居的形胜,但好在铳台外还有30步宽的壕,建直接铳台,则守军仍旧有居的形胜优。”

个总兵问:“壕是可以再些?栅栏也再些?”

崇祯点点头:“如果时间足够的话,壕当然可以再些,也可以更宽些,甚至可以在壕台阶,迫使建挤在狭窄的台阶军的栅栏,这样的话必会极的增加建难度。”

“这法子错。”黄得功

崇祯又:“还是先确保整成型。”

“臣领旨。”黄得功拱手,“臣这发。”

“黄卿且慢。”崇祯忙,“军中粮草够吗?”

黄得功:“军中携带的粮草还能再坚持三五。”

“那行。”崇祯说,“还是等漕粮运抵再走。”

好吧,其实是黄得功阵,因为还得整军。

PS:本章有好几个彩蛋章,页面显示的彩蛋章并完整,需角的全显示按钮,才能看到全图。

大家正在讀